
隨著互聯網應用創新的迅猛推進,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十一五”期間發展最快、影響最廣泛的互聯網應用之一,并被列入“十二五”規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明確強調,要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興服務業態。
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我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1.5萬億元,環比增長7.6%。從電子商務市場結構來看,B2B電子商務仍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體,其中中小企業的B2B市場交易規模占比達49.2%。
B2B仍是電子商務市場主體
從電子商務市場結構來看,B2B電子商務仍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體。在B2B電子商務中,尤其以中小企業B2B為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在2011年第一季度的電子商務交易額中,中小企業的B2B市場交易規模占比達到了49.2%。
一方面,雖然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第三方綜合B2B電子商務平臺仍舊占據著B2B電子商務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但隨著電子商務網站大量涌現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平臺經營者需要隨時了解平臺服務質量及其用戶的滿意度以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
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成本低,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選擇第三方B2B商務平臺參與市場競爭,大量中小企業用戶需要尋找最適合的電子商務平臺,以獲得快捷的信息、優質的服務。
丁國棟認為,B2B在電子商務中所占的市場份額是最多的,資源也最廣泛。雖然當前的B2C和C2C市場發展可以說是具有爆發性,但由于受到到消費人群的主導因素影響,所以終究還是無法超越B2B。
在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分析時,丁國棟還把B2B、B2C和C2C形象地比作歷史中的三國,認為B2B在當前電子商務市場中所處的地位就猶如三國中的魏國。不過這個“魏國”如果要想有更大的發展的話,就必須與線下的傳統產業相結合。“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是將來發展趨勢。”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制約
支付之憂。近來,網上銀行詐騙案頻繁發生,網絡攻擊、密碼盜竊、網絡病毒等問題已是屢見不鮮。而網上支付平臺的無法統一,也使得在不同銀行開戶的收付雙方無法完成跨行的網上支付交易。際通寶CEO丁國棟表示,支付是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發放,將賦予支付企業合法地位,促使電子商務交易領域更加規范合理,對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獲得的助推效應也會非常明顯。
信用之憂。電子商務的誠信已經成為公眾和企業最關注的問題,但面對誠信危機,公眾和企業可采取的自我防范措施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用戶網上交易的積極性。際通寶調查發現,有23.5%的企業和26.34%的個人認為電子商務最讓人擔心的是誠信問題,64.2%的公眾和71.1%的企業在網上交易時會查看賣方的信用評價。企業信用狀況無疑是解決電子商務誠信問題的一個很大因素,但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權威公正的信用體系。商務部對此問題十分關注,目前已開始著手規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物流之憂。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快遞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而物流體系的信息化發展現狀已遠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目前,電子商務每天產生的快件量已突破500萬件,占我國日發送快件總量的一半左右。除了急劇增多的網購訂單需要處理和遞送之外,電子商務遇到的問題還包括更多快遞需運送到相對偏遠地區、客戶對遞送速度和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由于人工、油價等費用上漲等客觀因素,快遞行業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漲價風潮。
與傳統產業結合是未來方向。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競爭必隨之更為激烈,其產品或服務同質化現象逐漸凸顯。同時,消費者的需求卻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發展趨勢。行業天下作為電子商務企業與傳統企業龍頭企業融合的產物,發展優勢也日益顯現。如果我國電子商務不能很好地與傳統行業相結合,那么其發展空間將很難有新的突破。